君子论文网
君子论文网,专业代发职称论文,领航职称论文发表行业
为广大评职称的朋友出谋划策,为您解决论文发表难题,省心、省时、省力!!!
摘要:以兴国山歌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兴国山歌演唱的发声方法、共鸣调节、润腔等方面,进行较系统、深层次的发掘、整理,并将兴国山歌的演唱与专业声乐教学进行联系,从而对兴国山歌做进一步的分析,让人们更加科学、系统的了解兴国山歌的演唱,发现它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兴国山歌;演唱特色
在大多数的人心里,中国民歌的演唱靠的只是先天条件,后天的训练只是起“润色”作用而已。其实不然,优秀的专业民歌手除了要具备天生好嗓音外,对大部分人来说,后天的训练也至关重要的。假如没有后天科学正确的发声训练,再好的嗓音也会慢慢的被损坏。而对大多数嗓音一般的人来说,科学正确的发声练习有助于他们改善自身的嗓音条件,游刃有余的运用嗓子。对兴国山歌的山歌手们来说,他们在发声方法,呼吸技巧,共鸣腔调节和润腔处理方面有一套他们自己的理论,其中的大部分都和现当代我国、西方的专业的声乐理论相通,甚至可以说我国的专业声乐教学的发展,也受到他们的影响。
一、兴国山歌演唱中的发声技巧
经过聆听大量的兴国山歌的演唱,可以将兴国山歌的发生特点大致分为本嗓、假嗓、细嗓三种。并且可以在不同的演唱环境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选择、运用不同的唱法,从而在音色上产生变化以适应多种不一样的表达需要:
1.本嗓顾名思义,就是在兴国山歌的演唱中,采用“真声”演唱。“真声”一词在我国的声乐教学领域经常提及。这种发声方式更多的是依靠嗓子,凭借歌手天生的嗓音以及本能的情感表现,而在发声技巧上则没有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也正因如此,致使演唱兴国山歌的山歌手的声音显得单薄、直白、僵硬,而且很难演唱音域宽广一类的山歌,歌唱也容易疲劳,甚至于大大减短歌唱寿命。这种发声方法多见于我国地方民歌的演唱,由此也可以折射到专业声乐教学领域,很多声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初期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2.假嗓在兴国山歌的演唱中还存在一种依靠假声发声的方法,山歌手们称之为“假嗓”。这种发声方法就是运用高强度的气息冲击紧闭的声带而获得的一种位置极高的声音。“假嗓”经常用于山间野外一类旋律高亢山歌的演唱中。引人注目的是,在演唱兴国山歌的歌头歌尾加入的号子时,就经常使用假嗓。在专业的声乐教学中,为求突破高音,通常会借助假声来感受机能,寻求具有高位置的声音。
3.细嗓山歌手用类似说唱的方法来演唱山歌,这种方法适用于独自吟唱,因为细嗓音量较小,气息较浅,而且常常携带自然的哭腔,似说似唱,细腻感人,擅长表现一些感情细腻、情绪忧伤的山歌。在发这种声音的时候,往往更加要求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力。
二、兴国山歌演唱中的共鸣特点
兴国的优秀山歌手虽然没有正式的学习声乐理论,也没有系统、科学的有关歌唱共鸣的技术支撑,却也能在演唱中自然、熟练地调节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的共鸣,并且随机变换以适应不同内容、体裁的表达要求。
1.高音区的共鸣在气息的高强度的控制下,于鼻腔、咽腔和头腔产生的一种共鸣效果。这种共鸣调节较多运用于室外一类山歌的演唱中。特别是兴国山歌中的歌头“哎呀嘞”,为了表现出兴国山歌的高亢、嘹亮,就需要使用高音区共鸣。
2.中音区的共鸣兴国山歌的演唱也很强调口咽腔的共鸣作用。在兴国的山歌手们中流传着“天堂走音,响在喉咙”的形象描述,指的就是口咽腔共鸣。“天堂”,就是平时所说的“上口盖”、“上腭”。兴国山歌的演唱也强调“上腭”、“牙关”、口腔、喉腔和咽腔的“吸开”,以获得充分的口咽腔共鸣,这是兴国山歌演唱中最为常见、用的最多的共鸣方式。
3.低声区的共鸣这种调节方式需要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充分的颤动胸腔,并且随着音区的改变,灵活的调整共鸣腔体等机能,以适应歌唱的各种变化,从而达到协调运作。比如,音区升高时,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力要不断加强,声带绷紧,从而发出金属般的高音等等。低音区共鸣方式常用于兴国山歌结束前的衬词。
三、兴国山歌演唱中的自由润腔
因为兴国山歌的歌曲的创作特点和兴国地方语言的语调语气特别的原因,所以在兴国山歌的演唱中产生了十分丰富的润腔技巧,正是这一原因使得兴国山歌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兴国山歌的演唱中常用的润腔技巧主要有:
1.滑音这种润腔技巧的声音效果常常表现为,在高音区以叹息般的方式下行演唱。滑音经常用于谣唱体和室内山歌,特别是兴国山歌乐句或整首歌曲的结尾处。
2.颤音这一润腔方式在兴国山歌中也较多用。“上颤”、“下颤”的选择需要根据兴国方言的习惯特点来决定。
3.嗖音这种润腔是兴国山歌中一种很有艺术渲染力的润腔技法。它要求山歌手在长时值音符时,通过喉头上下颤动在喉咽腔产生的一种碎音效果。兴国山歌的代表性音调“哎呀嘞”中的“嘞”字,就经常运用嗖音作润腔处理。这种润腔技法在兴国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并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4.直音此直音非彼直音。它是指山歌手演唱时,在气息高强度支持下产生的共鸣较弱,泛音较少的一种特殊声音。这种润腔技巧,充满兴国地方风味,比较常见。
5.真假声对比山歌手在演唱中会经常碰到音区跳动较大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山歌手们就采用真假声对比演唱法,用真声唱音区较低的旋律,用假声演唱高音区的旋律,从而在音响上造成真假声对比效果的一种较常用的润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