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15236618757
分类:教育教学学术论文 编辑:君子论文网 作者:admin 时间:2016-11-10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的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说“立德树人”已经成为一切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对古代“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1]的继承与发扬,中国古代儒家教育自周公、孔子起提倡道德人伦教育其实质就是教是教人学做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期望,也是对教师育人、树人殷切的期盼。“立德树人”虽然在党的十八大才明确的被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立德与树人是我国古代就已经具有的文化教育思想,将立德与树人二者结合起来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教育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大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民族气息,彰显的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教育思想文化的传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国家期望高等专门人才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途径。那么“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那些现实意义,及其采取什么样的路径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立德树人”。这些都是笔者本研究中的要探究讨论的,也就是说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事立德树
人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当前高校的思政工作实际从高校思政的立德、教书、管理、环境、制度等五方面分角度来探索思政工作“立德树人”的具体路径。
一、“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在论述“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之前,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对这里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界定。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凡是能够从事一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而不是仅仅的局限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当然不可否认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进行“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但是必须明白它不是唯一的途径。下面就结合当前大学生情况、社会、国家、民族等具体维度来阐述“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一) 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风向标
“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等专门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领导核心,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2]。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可以理解为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也可以理解为做人、做事两方面的健康发展,其实这两种划分是统一对应的关系。身心健康发展蕴藏体现在做人、做事上,而做人、做事必须以身心发展为载体,没有健康的身心不可能就不可能健康、积极向上的做人、做事。在身、心两方面特别是心发展的如何,对人发展的方向具有定向的作用,也就是说心对人的发展具有风向标的指示作用,因为心就是一个人的整个头脑方向,决定着一个人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正如西方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个人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他不知道、没有一个明知故犯的人,因此他提出了知识即道德、教育的首要的任务是教人道德的教育名言,苏格拉底很好的阐述了心教在人健康发展中提供风向标的作用,因为在他看来缺乏道德知识是一个人犯错的前提,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犯错且知道犯错的后果,那么他就不会犯错,也就是说具有传递而来的道德知识在人发展中起到了风向标作用。同样的道理今天的“立德树人”其实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的一种心教,是教师通过自己立德身教及社会需要的道德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头脑心方面的教育,为他们如何做人、做事特别是健康发展的方向提供着风向标的作用。可见“立德树人”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着指示方向途径,具有风向标的现实意义。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价值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传统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及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高校是否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的高等专门人才;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依据当前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提出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贯彻立德树人是各级各类特别高等教育必须贯彻执行的。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中国提出的,那么它自然体现着社会主义现在中国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立德树人是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引下的“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被指引者与指引者的关系,具体来说立德立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德,树人树的就是与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一致的人才,立德与树人都是时时刻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向做为依据指导,只有这样立德树人才能够真正符合党和国家的要求。鉴于“立德树人”必须时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就是具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三)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正如上面所言“立德树人”是当前各级各类教育必须遵循的教育根本任务,高等院校做为最高级别当然责无旁贷的必须承担“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可否认通过其它教育教学都可以贯穿落实“立德树人”,但是必须看到这种贯彻落实有的是隐形的并不明显,也很难到期望的效果。而与此相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专职的从事这种思想教育活动,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从事“立德树人”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起着举足轻重、无可替换的作用。故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途径,也就是说高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就必须依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教学。这些都是源于能否立德、立什么样的德、关键取决于思想认识问题,也就是前面曾经提到过的头脑的问题。思想教育对师生的认识到位了自然就能够立与党和国家所需要之德,也只有教师树立良好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之德,才能够真正的做好育人与树人工作。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从事教人如何立德、如何做人、
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与“立德树人”这种天然的联系,使得在高校思想教育中从事“立德树人”自然就具有了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现实意义。
(四)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助力中国梦
“自从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后,实现中国梦就是当今中国的主旋律”[4],也就是说实现中国梦是当前教育的主题。当前实现中国梦需要各行各业的助力,教育行业承担着为各行各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在助力中国梦中发挥着其它行业很难发挥的巨大作用。具体来说教育行业承担着为其它行业承担着做事人的重要使命,而做事的如何取决于做人的如何,而做人主要取决于“立德树人”的心教,即教师与学生如何树立自己的德性,如何的进行做人,其中教师立德的好坏对其树人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说“立德树人”不是完全对教师而言的,但是教师却是“立德树人”的决定者核心力量,如果说教育是种影响、是种唤醒的话,那么教师就是承担影响人和唤醒人的重要角色。正如前面所说的立德与树人是我民族自古就有的传统优秀教育思想文化,现在将立德树人明确的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实践,大有挚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气息。
二、“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探析
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既然“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这样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也就是进行路径探析。下面笔者就试图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立德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制度育人等路径,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路径。
(一) 立德育人
思想政治课在中小学以前叫思想品德课,之所以将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叫思想品德课,是因为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培养学生应该具有的社会品德及个人品德的双重任务,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课天然的具有树立品德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课具有的树立品德进行育人就是它具有的立德育人路径。通过立德育人来探索高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立德树人”路径,是对思想政治具有的树立品德进行育人职能的提升。在阐述如何具体进行立德育人之前,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课之所以具有树立品德进行育人职能进行解释。思想政治教育课之所以
具有此职能是由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宗旨、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都体现着对学生应该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要求,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有门课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这门课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具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树立学生品德的作用,的确在这本书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修养等具有要求。另外正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些教学的要求,对于承担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师及从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承担起教学职能。从教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都具有着树立品德进行育人职能,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就具有树立品德进行育人职能。下面就来具体的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立德育人的具体路径。教师通过自身的较高品德修养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就是以己之德教人之德,这也是与教人者先教己的要求,充分的发挥教师的自身品德修养进行育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立德育人的首要途径,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期望通过这种途径达到目的需要的是教师不断的进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教师通过发掘思想政治课中的德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如前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蕴藏着许多德的因素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公德、私德、职德这些都是可以发掘的“德”因素,在对学生讲授这些内容之时,师生共同探讨如何确立这些德,将育人贯彻在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这是最佳的也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立德育人的途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能否调动学生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的积极性是最为核心一点;教师可以通过发掘身边周围的“立德”之人对学生进行榜样的教育,身边周围的人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给学生布置查阅古今中外他们最喜欢“立德”人的事迹进行讨论也不失是一种有效的立德育人路径。总之立德育人要求的是教师发掘探寻一切立德,从而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不能拘泥于一切既有固定的框框架架,而是一切要因时、因地制宜进行探寻。
(二)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主要职责,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该贯彻的最根本原则”[5]。对于教师来说教书不等同于育人,但是育人可以通过教书来体现,教书是以育人为目的,也就是说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真正的目的,教书应该是为育人服务,育人才是教书真正的目的。这是千古不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规律,也是“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的根本规律,赫尔巴特先生曾经说过教学离不开教育、教育也离不开教学,具体来说就是教学体现着一定教育思想,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同时一定的教育思想必须通过教学才能够体现出来。这与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一致的。在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教书育人的路径来实现“立德树人”之前先讨论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看似多余、实则不然。只有进行了严密的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为下面教书育人路径探析提供重要的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书育人路径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也就是说通过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知识点、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最基本的观点,也就是说通过教书来实现育人;其次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人员加强国家最新思想政治观点的培训及宣传工作,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将国家的思想政治的最新要求知识点落实到工作之中,这其实也是一种教书,不过他们教的或者说传递的是广义的知识而不是狭义的知识而已;高校的教师与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从自身的成长历程来对学生进行身教,也就是以身说法、这样的教育是最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因为教师自身综合整体素质才是最有吸引力的权威,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影响,要影响别人,自身必须具有影响人的资格或者说资本。以上三点就是笔者探索认为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书路径。
(三) 管理育人
管理育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路径。在论述具体路径之前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对教育、管理、育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不过在探究之前笔者觉得有必要对教育、管理、育人三者进行重新的界定,笔者这里的教育是种广义的即对人实施的一种影响;管理就是一种规范就是要求做什么、如何做;育人其实就是教人如何做人、树人而已。在界定的基础之上,下面就重点论述三者之间的关系。管理是教育的手段、教育是以育人为目的;管理也是直接与育人为目的;管理、教育都体现着育人,都是以育人为最终落脚点。这是因为管理既然是规范那么规范一定是需要人遵循,那么就要影响人,影响人的最终目的是教人如何做人;规范人教人怎么做其实也就是直接的育人;无论是影响或者教人怎么做其实就是育人的过程,育人就必须影响人、给她们指明方向。在论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下面就重点探究管理育人的实现路径。教师对学生
提出做什么、如何做的要求,也就是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课堂的管理、教学内容的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等提出要求,让他们明确或者最好让他们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来达到育人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或者对下面宣传的时候,也应该提出做什么、如何做等各种要求,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通过开设相关的讲座、培训等方式也是达到管理育人的有效方式。管理育人要求的就是高校所有层次的管理者大到校长、小到辅导员都力图通过自己管理权限探寻达到育人的最佳路径。
(四) 环境育人
环境具有教育人功能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环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的路径之一。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虽然不能够像前面提到的三种路径那样的明显,但是不可否认环境育人的确是进行“立德树人”最佳路径之一。环境是不需要语言的相对于其它几种是种“无形”,但是依据老子《道德经》中“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之母”[6]的阐述,“无”的作用功效远远大于“有”的功效。同样环境这种“无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的路径如果利用好,不比前面三种“有形”差而且极有可能超越,环境育人的路径实现可以通过下列集中具体的途径。高校教师利用或者创设一种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通过自然或者人为的环境实现育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人员同样创设或者利用环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校园文化、校风、学风等环境建设利用校园的一草一木、标语等进行育人。环境育人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具体采取何种具体方式一切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笔者这里仅指明方向思路而已。
参考文献:
[1]谭运启.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价值观体系及当代价值[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1:54-57.
[2]顾海良,张岂之,靳诺,胡树祥,张大良,张东刚,苏雨恒,宋凌云,杨海英,王炳林,颜吾佴,郝立新,李松林.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7:4-23.
[3]李春德,李斌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和建设路径[J]. 学习与实践,2006,12:85-91.
[4]李捷.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看中国梦[J]. 中共党史研究,2014,06:33-41.
最新教育教学学术论文
热门教育教学学术论文